美國要買比特幣了!國會找Michael Saylor、Tom Lee 想辦法:五年內購入100萬枚BTC
美國國會召開圓桌會議,18 位加密與金融領袖共商「BITCOIN 法案」與特朗普戰略比特幣儲備,力求在預算中立下以黃金評價與關稅收入採購 100 萬枚比特幣。
(前情提要:
微策略投比特幣報酬率「屌打美股七雄」,Michael Saylor:BTC回報率達100.5%
)
(背景補充:
美國運通推出基於區塊鏈的「旅行郵票」,於Base鏈發行、但不可交易
)
本文目錄
華 府正把比特幣搬上國家安全與財政策略的核心檯面。3 小時前,一場位於國會大廈的閉門圓桌會議落幕,參與者橫跨矽谷、華爾街與能源產業,重點在推動參議員 Cynthia Lummis 三月提出的 BITCOIN 法案 ,以及為特朗普總統年初簽署的「戰略比特幣儲備」行政命令勾勒執行藍圖。會議結論指向同一目標:五年內由聯邦政府收購 100 萬枚比特幣,同時確保對納稅人「零新增負擔」。
雲集 18 位重量級人士,比特幣走進國會核心
這場會議於 2025 年 9 月 16 日召開,18 名與會者包含大量持幣而聞名的 MicroStrategy 執行主席 Michael Saylor 與 BitMine 董事長 Tom Lee 。他們與多名參眾兩院議員同桌交換意見,焦點落在如何將比特幣正式納入美國戰略儲備。Saylor 在簡報中指出,比特幣既不依賴外國供應鏈,也不面臨儲存與運送風險,能補強黃金與美債之外的安全資產選項。他並強調,若立法到位,可「大幅降低未來十年對外部融資的貨幣風險」。
「預算中立」:黃金重新評價與關稅收入兩箭齊發
為回應國會在赤字與通膨壓力下的擔憂,產業領袖端出兩套資金來源。首先,財政部現存黃金證券仍以數十年前的帳面價格列帳,遠低於當前市價。若重估後入帳,可一次性釋放約 7,500 億美元帳面價值,足以支應比特幣採購而無須拋售任何黃金實體。其次,近年超額關稅收入連年增加,該筆現金流被提議作為輔助資金池,確保比特幣買盤不與其他公共支出爭搶預算。會議紀要顯示,「黃金評價」將列為優先方案,關稅則提供機動調整空間,形成「零舉債、零稅收」的買幣機制。
監管趨勢轉向,跨界聯盟化解立法阻力
美國數位資產政策近年已從防禦走向布局。今年 7 月獲參議院通過的 GENIUS 法案 對穩定幣設下明確框架,為比特幣立法鋪路。不過,「BITCOIN 法案」仍面臨部分議員對價格波動、能源消耗及反洗錢的疑慮。為此,此次會議邀集 CleanSpark 等礦商、創投機構與 Western Alliance Bank 等傳統銀行,組成跨界利益共同體。多位與會金融高層在簡報中指出,引入銀行合規流程與礦業再生能源標準,可降低監管部門的顧慮,並為比特幣挖礦「去碳化」建立時間表。
全球視角:數位資產儲備競賽可能啟動
把比特幣納入國家級資產負債表的提議,已超出單純金融創新範疇,轉向地緣政治高度。分析人士在會後文件中警示,一旦美國正式啟動戰略儲備機制,其他主權國家恐為免落後,跟進建立 數位資產儲備 。長期看來,比特幣流向主權錨定帳戶,可能削弱部分新興國家對美元的依賴,並進一步鞏固比特幣作為「數位黃金」的市場定位。雖然路徑仍長,全球資本對比特幣合法性的認知,已隨華府動態發生質變。
整體而言,這場圓桌會議雖無即刻立法結論,卻標誌美國在數位經濟競逐中邁出關鍵一步。在「預算中立」的保險繩下,國會與產業已為比特幣開啟通往國家資產負債表的大門。未來幾年,比特幣能否擺脫價格波動標籤、化身央行級儲備品,將取決於立法進度與全球回響。但可以確定的是,華府對數位資產的討論,已正式從邊陲走向戰略核心。
?相關報導?
馬斯克嚴峻提問:量子電腦能否破解比特幣?
Tesla Diner開業爆火!特斯拉充電站、美式餐點..馬斯克給了人們哪些驚喜?
Peter Thiel 談人類的停滯:從2024年開始,馬斯克不再相信火星
RWA 2025深度分析:从国债底座到可组合化高收益市场
近期,研读了 Dune 发布的《RWA Report 2025》(链接)以及 Plume 内部 RWA 报告,对 2025 年链上真实世界资产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从报告中可以看到,链上资本市场...
Gemini 上市首日高开低走,Circle 之后加密 IPO 热潮不再
Gemini上市三年筹备两度推迟,最终选择传统IPO方式在纳斯达克上市,但股价首日冲高 64% 随后回落
Web3 机器人研究报告:去中心化机器经济及具身智能的现状及展望
本报告深入分析了传统科技巨头主导的技术趋势(如元宇宙和人工智能)向加密货币市场迁移的周期规律,并预测这一模式将在人形机器人领域重现。报告指出,随着传统科技资本(如摩根士丹利、高盛)和行业巨头(如特斯拉、英伟达)的大力投入,人形机器人正成为下一波 Web3 叙事的焦点。报告详细介绍了特斯拉、Figure AI、宇树科技等顶级人形机器人公司的进展,随后重点剖析了 Web3 机器人与具身智能赛道的 12 个代表性项目,涵盖了其技术特点、商业模式及融资情况,揭示了去中心化机器经济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