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实时持仓
$187,340,252,505.07 -0.01%
24H爆仓
$170,703,017.81 +0.04%
恐慌指数:
0%
ETH Gas
币种
交易所

两分钟内完成看盘下单,Pump.fun直播如何重塑交易场景?

收藏
分享

原创 | Odaily 星球日报( @OdailyChina

作者 | Ethan( @ethanzhang_web3)

这几天,“Pump.fun 直播”热度不断攀升。

9 月 14 日,联创 Alon 在 X 表示:平台并发直播流已超过 Rumble,份额接近 Twitch 的 1%、约等于 Kick 的 10%。与此同时,底层机制也做了 结构性改造 :Project Ascend 将创作者分成从过去统一 0.05% 改为随市值分段的动态费率——小盘最高 0.95%,做大后回落至 0.05%,把“注意力 → 交易量 → 主播收入”焊在一条链路上。9 月 16 日, PUMP 平台称 “昨日向创作者发放超 400 万美元,多数给到首次创作者”,广场上随即出现了大量“第一次开播”的试水。

带着好奇,笔者深度观看并参与几个直播间代币发射的全流程。 这一次的 Pump.fun 直播,舞台、激励与内容是否真的对齐了?

从首页到下单:一个“LIVE”标签引出的实盘两分钟

打开 Pump.fun 官网,首页与早期版本已然不同。

过去更像“毛坯版”的发射台,如今做了“精装修”:顶部是横向 Now trending 滑动条,卡片左下角统一加注亮绿色 LIVE 标识,用于区分“正在直播的代币”;下方为 Explore 分区,按话题给出 Streamer Life Challenge Grinds Animal Antics AI & Tech Mania 等标签,点任一标签即可把瀑布流筛成同一风格的代币组。左侧边栏固定 Home / Livestreams / Advanced / Chat,右上角依旧是醒目的 Create Coin。整体观感更像“直播大厅”,而非单纯的发射页。

卡片除封面图外,还附带市值、24 h 涨跌、简介等关键信息,把“热度 + 盘面”压缩到浏览层即可读取。犹豫十余秒,我从首页点进带 LIVE 标识的 UNEMPLOYED 房间:标题行直接给出一句话叙事——“把辞职做成一场运动”。进屋之后,中间是主播画面,右侧一整列交易与聊天工具并排着:聊天框、Buy / Sell 面板、持仓与盈亏条、下方还有 Bonding Curve Progress:100%(Coin has graduated)的提示 (玩法依旧是“毕业”的老传统) ;底部为滚动 成交流 ,谁在何时买了多少、谁在砸盘,实时刷屏。

画面最醒目的是一张“节目宣言”长图:左侧写着“某 Pump.fun 主播给 TJ Maxx 员工 1 万美元让其辞职”(为房间叙事,未独立核验),右侧配以打上红色禁止标记的求职表,再往后一页是纽约纳斯达克大屏的照片——“辞职即内容”的戏剧张力跃然屏上。

先读盘,再动手。

我先看了约 30 秒的右侧读数:市值约 70 万美元,24 H 变动约 -55%,历史高点约 250 万美元;1 H K 线图反复波动,显示多次拉抬与回落。继续下探 Top holders:前几名约 9% / 5% / 3%+,集中度不算离谱。这些都是当时页面读数,仅用于记录“盘面体感”;风险层面仍需关注合约权限、团队历史等因素。

与此同时,主播在做什么?

他显然是懂节奏的:先用几句段子把情绪热起来,接着抛“参与感很强”的指令——比如“倒计时十秒一起按 Buy”,或点名读出几笔大单买入的昵称制造被点名的快感。间隙里,他不断重复两件事:一是“这不是打赏,是把注意力做成资产”;二是“今天还有几个桥段,别走开”(对应他挂在下方的 Previous streams / 下一场预告卡片)。每一次互动到位,K 线就立刻放量,底部成交条像被按下快进键。

按下买键。

流程很短:连接 Phantom → 点击 Buy→ 输入一个 0.1 sol → 确认滑点并签名。几秒内,右下角持仓条出现了我的这笔买入,交易流里也闪过我的那行记录。整个链路不需要跳去别的 DEX 页面——看、想、下单都在同一块屏幕上完成,主播的每一次抖包袱,几乎都会在 K 线与成交流上即时反映。

弹幕的“噪音”与“信号”。

弹幕分三类:一类是口号式刷屏;一类是无关项目的“跨房间拉客”(典型句式是“XX 预售马上结束、已募多少、要上某交易所”);最后一类是少数有用提醒,比如是否“毕业”、是否有社区后备力量。对第一次来的普通玩家,把第三类当信号,前两类当背景音,更有助于减少误判。

小结 :LIVE 标签把“正在发生的内容”与“正在发生的成交”绑定到同一块屏幕。与 Twitch/Kick 上“视频外打赏”不同,这里是节目中读盘与下单的并行。而像 UNEMPLOYED 这类“把行为做成话题”的直播间,天然更擅长把情绪转化为换手——这也是我在两分钟内敢于小额试仓的原因。

三幕现场与三条原则:把“注意力洪峰”换算成可操作的节奏

这几晚,我在多个直播间穿梭,等待“爆点”出现。现场最常见的三种情形: 卡顿、爆点、新手直播, 几乎每晚都会轮番上演。

其一,直播间卡顿

高峰时段,部分房间出现画面与下单面板的延迟或掉帧 (不排除本地网络因素) 。两天前还出现过更极端的情况:9 月 15 日, 据 Decrypt 报道 ,头部 KOL Alex Becker 在 pump.fun 开播后表示平台承压严重、直播难以维持,并在 X 上称若无法恢复将转到 YouTube 继续。

这并非简单的“加载慢”,而是 前端直播、撮合与链上确认叠加 后的系统性压力。对交易者而言,峰值时刻的每一次点击都在与滑点赛跑。我的屏幕上, 成交流 与弹幕情绪几乎同步:一旦主播触发“集体行动”口号,底部成交条会连刷,价格呈阶梯式跳动。

其二,爆点正在推动价格

当直播内容具备“事件性”或强互动机制时,往往伴随更高的成交与波动。9 月 15 日, 据 Decrypt 报道 ,主播 Bagwork 在直播中播放据称为 Drake/Future 的未发布歌曲,关联 Meme 币市值一度升至约 5,300 万美元 ,其两日创作者分成 83,410 美元 。Bagwork 近期也通过一系列直播事件走红,包括在洛杉矶道奇队比赛现场闯入球场等。

在我进入的 UNEMPLOYED 房间里,这种“内容 → 成交”的耦合同样明显:倒计时“齐按 Buy”、点名读出大额地址昵称、抛出下一场预告等动作,都会在底部 K 线图与成交流 上留下清晰波纹。此时价格并非“被动反映内容”,而是在内容中被推动。

其三,红包雨把“新手直播”推到台前

平台对外口径称“ 昨日向创作者发放超 400 万美元 ,多数给到 首次创作者 ”。这与我在广场上看到的景象一致:同一晚涌现出一批“第一次开播”的房间,明显更注重互动与节奏,因为在 Project Ascend 高分成小盘区间 ,主播对换手的边际动力更强。换句话说, 新手越多、节目越花,换手就越密集

为把上述三幕落到可执行层面,我归纳了三条 原则

原则一:给自己一个“观察窗”,等“二次组织”。

进入房间先观察 2–3 分钟,观察三件事——峰值在线是否回落、第一轮情绪单是否兑现、主播是否在组织第二段互动。 二次放量 出现且主播仍维持高强度互动时,再用小额“打点”,而不是在首个高潮追高。

原则二:把打赏心态改成仓位心态。

在 Pump.fun 的直播间,这不是送礼,而是买可流通的头寸。入场前设定单笔亏损上限与计划的减仓触发位, 把参与资金视作“娱乐预算” ;不做资金池以外的追加,不把情绪当作理由。

原则三:读三个指标,理解对手的动力。

  • Creator fee 与市值区间:为最大化主播收益,在高分成的小盘阶段,主播更愿意频繁制造转折以拉高换手;
  • 持仓集中度(如 Top holders 分布):集中度高时,短线被“抽池子”的风险更大;
  • 外部引流信号(预告、跨平台联动、话题挑战):它们往往是成交密度的前置因子。

把这三项合在一起,更容易判断一个直播间是在“ 做节目拉量 ”,还是在“ 耗尽情绪 ”。

注:本节事件与数据来自公开信息与作者个人体验,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自行进行充分调研(DYOR)。

结语

这轮并非只是“更热闹”,而是机制与场景叠加:直播把注意力压成秒级流量,Ascend 把每一笔换手沉淀为创作者现金流,形成“内容→参与→成交→分配”的闭环。

但冷水同样直白:截至 9 月 17 日, 据 OKX Wallet 数据 ,Pump.fun「直播概念」市值 >100 万美元的代币仅剩 9 个;而 9 月 15 日 GMGN 统计同口径为 39 个。龙头 Bagwork 最高市值逾 5,000 万美元,现约 800 万美元,回撤 80%;当前市值最高为 KIND,约 1,680 万美元。

这或许表明“把可看性兑现为可结算性”是成立的,但存活曲线极陡、胜者极少: 没有持续节目与外部引流,热度仍然会迅速被时间与换手稀释。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MyToken(www.mytokencap.com)观点和立场;如有关于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