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总市值:
0%
恐慌指数:
0%
现货--
交易所--
ETH Gas:--
EN
USD
APP

拉布布成功“闯美”,同名MEME币LABUBU再被爆炒

收藏
分享

作者:Nancy,PANews

一只尖耳獠牙、坏笑可掬的北欧森林精灵Labubu,正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席卷全球,成为Z世代眼中的时尚单品、社交货币,甚至是另类理财工具。最近,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系列强势登场,一经上线便引发抢购热潮。从国内电商平台的秒罄到海外旗舰店彻夜排队,从潮人街拍中的C位出镜到社交媒体的花式刷屏,Labubu正演变为一种跨越国界的文化迷因加速扩散。

拉布布成功“闯美”,同名MEME币LABUBU再被爆炒

这股席卷全球的潮流背后,不仅精准击中了年轻人内心对个性释放与情绪表达的深层渴望,也成为资本市场竞相关注的另类资产,不止传统收藏圈趋之若鹜,连加密世界也吹起Labubu风。

一周暴涨数十倍,风靡泰国的LABUBU重返千万美元市值

近日,MEME币$LABUBU因全新系列产品发布热度飙升,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包括知名加密KOL Ansem等KOL发布带有Labubu形象的推文,引发社区强烈共鸣。

拉布布成功“闯美”,同名MEME币LABUBU再被爆炒

根据GMGN数据显示,截至发稿,$LABUBU市值在近一周内从数十万美元高位飙升至1800万美元,暴涨数十倍,仅在过去24小时交易额达到950万美元。Holderscan数据显示,自5月14日以来,$LABUBU持币地址数量明显增长,表明用户参与度与市场热情持续升温。

事实上,这并非$LABUBU首次在市场中引发热潮。早在2024年11月MEME币板块爆发期间,$LABUBU市值便曾突破2000万美元,尽管这并非官方发布的MEME币,但依旧成为当时热炒的主要IP项目之一。泰国市场是该轮行情的重要流量引擎。

彼时,Labubu在泰国已引发现象级关注,其形象频频出现在曼谷街头,成为潮流文化的代表符号。从上至明星名人,比如Blackpink成员Lisa曾在Instagram晒出与Labubu的合影、泰国公主思蕊梵将Labubu作为日常手提包的“包搭子”等,再到普通年轻人穿戴Labubu服饰,甚至将其图案用于刺符纹身等。高人气之下,泡泡玛特在泰国的Labubu相关商品也一度供不应求,热度甚至引发泰国旅游局高度重视,授予Labubu“神奇泰国体验官”称号,并举行盛大欢迎仪式,旅游与体育部部长更亲自到场助阵。

拉布布成功“闯美”,同名MEME币LABUBU再被爆炒

根据泡泡玛特发布的2024年中期财报,其海外营收达13.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259.6%。其中,东南亚市场贡献收入达5.6亿元,占海外营收总额逾四成。Labubu在东南亚的强劲表现,也极大提振了投资者对其相关MEME币的信心。

与之同时,另一泰国本土IP MOODENG(小河马)也在全球范围走红,并衍生出同名MEME币,市值被热炒至数亿美元,带动市场对泰国IP类资产的关注。而在近期,MOODENG强势反弹,也进一步助推市场对Labubu的关注度,或也成为$LABUBU行情回暖的重要外溢效应。

拉布布成功“闯美”,同名MEME币LABUBU再被爆炒

目前,Labubu的全球热度持续攀升。根据谷歌趋势显示,过去30天,Labubu在全球的搜索热度远超过MOODENG、PEPEDOGE和Chillguy等MEME相关IP。这表明Labubu在全球范围内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关注度正迅速攀升,远超其他同类MEME项目。

从潮玩到社交货币,Z世代背后的文化经济崛起

“在海外再造一个泡泡玛特”的目标,正在被Labubu的惊人出圈速度一步步兑现。

从美国流行天后蕾哈娜在洛杉矶机场被拍到包袋上挂着一只粉色Labubu,到爱马仕资深玩家Bryanboy也将Labubu玩偶挂在稀有铂金包上......Labubu被网友戏称为“闯美成功”,这场风靡全球的文化输出背后,Labubu悄然完成了一次从潮玩圈层到全球主流时尚圈的文化迁徙。

明星效应带动下,Labubu迅速席卷全球。就在上月底,泡泡玛特在全球范围内发售Labubu第三代搪胶毛绒产品“前方高能”系列,再次引发了新一轮的抢购热潮,并在多个市场出现明显溢价现象。除了国内粉丝狂热追捧,在芝加哥、洛杉矶、伦敦、米兰、新西兰以及东京原宿等地的泡泡玛特门店前,粉丝甚至彻夜排队,只为抢购心仪的Labubu,成为当代全球潮流文化的一道奇景。

拉布布成功“闯美”,同名MEME币LABUBU再被爆炒

不仅线下火爆,线上销售同样势不可挡。泡泡玛特App一举登顶美国App Store购物榜,并在免费榜上飙升114位至第四名,足见其在北美市场的巨大号召力。在二手交易平台上,“前方高能”系列Labubu的溢价尤为惊人——原价仅99元的盲盒,普通款普遍涨价10%-200%,而隐藏款溢价甚至达数十倍,可谓是潮玩届的黄金和比特币,一跃成为玩家眼中的“理财神器”。

在TikTok和Instagram等社交平台,Labubu更是流量密码。年轻人热衷于发布“盲盒开箱”、“潮流穿搭搭配Labubu”、“娃娃晒墙”等短视频,甚至开设专属内容账号快速聚拢百万粉丝,话题热度与关注度不断攀升。这种裂变式的传播路径,不仅放大了Labubu的社交影响力,也构成泡泡玛特内容与社区运营的核心杠杆。

更值得关注的是,与以往潮玩主要被视作收藏或爱好不同,Labubu的已晋升为全球年轻人社交场景中的“通用货币”。在曼谷午夜市集和潮流集会上,有玩家以隐藏款Labubu交换奢侈品包和演唱会门票;伦敦哈罗德百货中,某收藏家用一只二手Hermès Kelly包换得稀有Labubu角色;在洛杉矶Coachella音乐节现场,有粉丝用限定款Labubu换取音乐节通票;之前的上海潮流展期间,甚至有玩家用三台iPhone 14 Pro换取一只隐藏款Labubu......这种“潮玩即货币”的现象,不仅意味着Labubu是一种社交资本,也成为年轻人之间身份认同与审美共振的媒介符号。

如今,Labubu已逐步成为一个具备全链路商业能力的全球IP,也撬动了泡泡玛特商业逻辑上的飞轮效应。2024年,Labubu所属的THE MONSTERS系列为泡泡玛特贡献了30.4亿的收入,同比增长726.6%,占据公司全年营收的近四分之一其中,搪胶毛绒产品成为Labubu的年度爆品,销售收入达到28.3亿元,销售占比从3.2%跃升至21.7%,成为公司仅次于手办产品的第二大品类。同时,从股价表现来看,泡泡玛特已创下201.6港元的历史新高,年内回报率近121.4%。

某种意义上,Labubu的全球爆红路径,与MEME币的崛起逻辑颇为相似。两者本质上都是由情绪价值驱动的文化现象,凭借社交媒体裂变、社区自传播和强烈的身份认同感迅速破圈。无论是年轻人为抢隐藏款Labubu彻夜排队,还是投资者因一张MEME图蜂拥买入某个代币,背后所体现的都是当代年轻人对自我表达、圈层认同与话语权参与的渴望,它们正成为新世代文化经济的范本。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MyToken(www.mytokencap.com)观点和立场;如有关于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