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aily专访灿谷:加密转型一周年,剑指AI与能源新蓝海
原创|Odaily 星球日报( @OdailyChina )
作者|Wenser( @wenser 2010 )
得益于与微软、谷歌、亚马逊等互联网巨头动辄数十亿美元的天价订单,近期 IREN、Cipher 等加密矿企股价纷纷上涨;但与这些发力向 AI 数据中心转型的传统矿企截然不同的是,有一家算力排名全球前三的加密矿企选择了坚守加密挖矿业务的同时,悄然布局能源服务。它就是我们今天谈论的主角——“新加密矿企”灿谷(Cango Inc.)。
时值灿谷业务转型一周年之际,Odaily星球日报再次与灿谷团队发言人 Juliet Ye 进行了一次长达近 2 小时的深度专访,其中不仅对灿谷过往的业务转型契机以及当下的业务构成进行了深入了解,也探知了部分灿谷的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对加密行业趋势的行业判断。以下为具体内容,部分内容出于文章通顺考虑有删改。
注:采访者为 Odaily星球日报记者 Wenser,被访者为灿谷 PR&IR(投资者关系)总监 Juliet Ye。
Q1: Juliet Ye 与灿谷的故事以及灿谷目前的团队构成?
A:我在 2018 年公司上市前夕加入,彼时的灿谷是传统汽车金融行业的头部企业。此前我曾在华尔街日报工作 5 年,随后进入一家媒体公关公司任职,最终选择加入灿谷开启事业第二春。值得一提的是, 尽管灿谷从去年 11 月份才正式转型进入 BTC 挖矿行业,在加密矿圈是“新面孔”,但其实,灿谷是一家成立至今 15 年(成立于 2010 年)、美股上市 7 年有余(于 2018 年上市)的成熟企业。
转型后,灿谷剥离了过往传统汽车金融服务业务,团队规模也从顶峰时期的 4000 人精简至当前全球团队规模在 100 人左右,更偏“小而美”的组织架构,主要由比特币挖矿运营团队和上市公司中后台支持部门构成。
Q2: 灿谷的加密转型是否已经完成?
A: 毫无疑问,我们已经转型成为一家彻彻底底的 BTC 矿企,有 2 个标志性事件可以佐证:
一是业务层面。 今年 5 月份,灿谷原本在中国市场的传统汽车金融相关业务已经全数出售。目前在中国境内我们没有任何展业,主营业务为境外的 BTC 挖矿。
二是组织层面。 今年 7 月,包括 CEO Peng Yu 在内的全新管理层已到任公司。核心团队具备丰富的数字货币行业运营及投资经验。向比特币矿企转型,对于灿谷来说是起点而非终点,我们正向更宏大的方向进发—— 成为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 。
Q3:灿谷转型做 BTC 挖矿有何契机?
A:转型源于灿谷原创始团队的敏锐洞察。2018 年上市后,中国车市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叠加疫情使得整体消费市场不断萎缩。
原管理团队意识到,转型势在必行。此后几年,灿谷先后在新车及二手车交易领域探索,但都没能找到合适的第二增长曲线。
关键的转折点是灿谷对理想汽车的投资。
2018 年,在外界并不看好的情况下,灿谷投资了理想;2022 年,灿谷完成了理想汽车投资项目的资金回收,获得超过 6 倍收益。由此,灿谷既借此积累了足够的转型资本,也启发了团队进行新能源赛道赛道的探索。
2023 年,灿谷原管理团队在中东考察能源项目期间,机缘巧合下接触到 比特币挖矿业务,并确认其是能成为公司进一步切入新能源领域的入口。最终凭借多年行业积累和风险判断,手持 5 亿美元资金 “ALL IN”转型,也就有了今天这家全球算力排名前三的新加密矿企——灿谷。
可能在外界看来,灿谷是 BTC 行业的外来者,但实际上,“变化”是渗透在灿谷 DNA 里的,灿谷转型的每一步都是基于过往积累做出的选择。
Q4: 不少加密矿企向 AI 数据/算力中心转型,灿谷对此有何看法?后续是否有相应布局?
A:我们的直观感受是, 加密市场的热点迭代非常快, 与 灿谷当前的节奏步调是有区别的。 对于我们来说,在 一年内完成业务转型且保持各项业务稳定运营,已属不易 。
当然,我们也关注到了受益于 HPC(高性能计算)概念很多传统矿企股已经实现了重新定价。但对灿谷而言, 原则一直都是业务先行,聚焦长期健康发展,不盲目追逐概念红利。
所以,在确保 BTC 挖矿领域站稳脚跟的前提下,再通过小型实验项目论证 AI HPC 数据中心等方向开拓的可行性。
现阶段而言,BTC 挖矿仍然是灿谷的基本盘,当然,我们也在紧锣密鼓进行新业务布局,包含能源和 AI HPC 等方面的小规模试点项目,目前在逐步推进和论证阶段,期待不久之后可以正式向大家汇报。
灿谷的愿景是:打造一个动态的高效算力平台,实现 BTC 挖矿与 AI 推理的按需切换,最大化利用能源和基础设施。
Q5: 灿谷在 BTC 挖矿领域的护城河(或竞争优势)是什么?
A: 一是业务剥离彻底。 5 月份出售中国业务后,灿谷已经彻底告别传统汽车金融行业,转而专注于 BTC 挖矿业务,可以称得上轻装上阵。
二是团队高效精干。 从数千人到 100 人左右的精简,组织效率有了跨越式提升,适配加密行业节奏。
三是运营管理团队专业。 我们目前已经搭建了自有运营团队进行矿场和挖矿业务的远程监控,为未来的长期转型做准备。 我们的目标不在于单纯比拼 BTC 挖矿算力,而是希望在做到算力运营效率第一的同时,保持全球领先的算力水平。
https://bitcoinminingstock.io/hashrate
从我们的过往数据表现,也可以看出当前运营团队专业化已初见成效: 7 月份(第一个月满 50EH/s 算力运营),我们的算力在线率一度只有 81%;8 月份,该数值已提升至 87%水平;在刚刚公布的 10 月运营月报中,我们的算力有效率已经到了 92%,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四是运营逻辑。 灿谷采用“只挖不卖+BTC 抵押借贷”的双重杠杆模式,月度支出利息,而非全额电费,资金效率更高,运营成本更低。
Q6: 综合以上信息来看,灿谷的股价略显被低估,可能包括哪些方面的原因?后续融资规划有哪些?
A:从股价表现来看,近期灿谷确实落后于其他传统矿企半个身位,这既是灿谷的主动选择,也存在一些客观原因。当然,尽管如此,近一年灿谷的股价仍然保持着 20%以上的涨幅。
11 月 5 日股价
主动选择方面,作为实体公司出身的灿谷会更关注先夯实业务基本面,在各项准备就绪的情况下再向市场公布信息;而非先讲一个故事,想办法先让股价有所表现,然后再被动兑现。
客观原因上,区别于其他老牌矿企,灿谷是以一个新来者、挑战者的姿态进入加密行业的,而且由于我们频繁的扩张动作,外界难免会用审视的目光看待我们。但在看到我们每个月都持续产出、持续增持、持续与外界保持沟通等一系列“promise made, promise kept”的动作后,市场态度也在逐步改观。但一个良好的信任关系需要时间,而我们有耐心,也有信心。作为一个尊重市场规律的企业,灿谷可以承诺的是不会采用任何非常规手段去抬升股价,目前市场上所有交易、表现都是最真实的市场反应;我们能做的,就是保证基盘业务稳定运行的同时,逐步落实能源和 AI 相关项目,让市场不断看见,从而建立信心。
至于具体的融资规划,因为我们的 BTC 挖矿业务秉持“轻模式”, 这一块并不需要大规模融资,因为杠杆运作已经足够了;但要实现前文提到的第二步发展,即能源和 AI 项目发展,我们有计划面向资本市场融资。
目前我们已经启动了相应的融资准备工作,结合我们在能源及 AI 项目上的进展,将择机面向市场开启融资。具体的融资方式则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一切以公司和股东利益为重。
Q7: 近期部分 DAT 财库公司逐渐走入僵局,mNAV 持续小于 1,主要原因可能是什么?灿谷在平衡市值与 BTC 持仓价值方面有何心得或计划?作为 BTC 挖矿单一业务公司,灿谷如何增强自己的抗风险能力?
A:个人认为, 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在于部分 DAT 公司没有聚焦在内生价值的创造。 部分跟风的玩家——原来的业务和加密货币毫无关系,且未来也不会产生实质绑定,很难产生持续的价值。
相较而言,灿谷不是纯粹的 DAT 公司,而是一家 “加密生产储备型企业”——挖矿产出 BTC,并且把 BTC 存入财库当中进行储备。
我们的核心优势在于,算力的高效运用、效率化分配以及成本优化。随着 BTC 挖矿产能的释放,灿谷的市值将逐步对齐内在资产价值。
在平衡市值和持仓价值方面,主营挖矿业务的灿谷可以做到“只囤不卖”的同时,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借此实现数据营收方面的稳定表现以及市场预期的合理管控。
简单来说,灿谷在这个周期内挖来的比特币,希望能够成为下一个周期的原始资本,我们相信比特币的长期上涨价值。基于这一现实情况, 我们现阶段没有对比特币储备做任何其他的主动管理 。
至于抗风险能力的提升,我们仍然坚信 BTC“数字黄金”的属性,价值锚点作用更为稳定。至于其他的加密货币以及黄金储备,对于刚刚完成转型的灿谷来说,目前仍然不是重点。当然, 不排除未来在资产负债表更加宽松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增大收益的举措,但现阶段确实没有这些安排。
从商业逻辑出发,灿谷认可 BTC 是当前最优质的价格标的。我们相信它可以为上市公司带来持续回报。这是我们的第一步,未来向能源和 AI HPC 领域的拓展,也将于此稳固基座上展开。
Q8:转型一周年,过程当中有什么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和读者分享一下?
A:基于我个人的经验,最有意思的莫过于 过往在汽车行业建立联系的人开始向我了解加密行业动态。从传统汽车金融行业到加密挖矿领域,所处的行业发生巨变,却反而成为了解加密行业的窗口。
这也让我们有了新的观察发现—— 加密货币行业“内”和“外”是存在一定 “视角差”的。
很长时间以来,加密行业具有一定自我包裹的排异性,总觉徘徊于主流之外。
但 TradFi 和 DeFi 之间其实并不存在天然隔绝,只是原本大家互相不太了解。
而灿谷的特殊价值就在于此,我们既有传统行业的行业积累和经验,同时也有转型期自己的收获和经验教训,又对未来有自己的想法和坚持。一方面,我们能够给传统行业的企业和从业人员提供自己的视角和参考信息;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在变相把加密货币市场以及整个行业的动态信息共享给外界和传统行业。
由此可见,未来一定是 TradeFi(traditional finance)和 DeFi 的结合,而且两者之间的融合是一种可喜的融合,并没有说二者一定是隔绝的、孤立的。这一定不可能,它一定是个流动的状态。
打破那面原本不存在的“柏林墙”,或许就是我们的最大使命。
"Buy the Dip" Traders Rush Into Bitcoin
Investors rush to buy the dip after a turbulent week, while Ethereum recovered along with Bitcoin, a...
ARIAIP Gets Listed on BitMart, Expanding Aria Protocol’s Global Accessibility and Usage
Through the token listing, BitMart enables its users to trade ARIAIP and interact with the rapidly g...
6 Low-Cost Cloud Mining Websites in 2025 Offering High Daily Crypto Returns
Top 6 low-cost cloud mining sites in 2025 offering high daily returns, clean energy, and transpar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