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 区块链趋势
作者:Thejaswini M A
编译: Block unicorn
你会买几个飞利浦 Hue 智能灯泡,因为它们据说是最好的。它的应用程序界面简洁,色彩绚丽夺目,而且你用手机调光时感觉自己像个科技高手一样, 感觉非常高端 。
然 后 你决定你的恒温器也应该智能 化 。Nest 拥有最强大的人工智能, 于是你买了那个 。不同的应用程序,不同的账户,但 没关系 ,这只是又一个功能而已。
不知不觉,你的生活陷入了一片混乱。你的 Ring 门铃无法与 Alexa 音箱通信,Alexa 音箱无法控制你的 Apple HomeKit 车库门,而车库门又无法与三星 SmartThings 中枢连接。你需要四个不同的应用程序来开灯、调节温度和锁门。每家公司都向你承诺“无 缝智能家居体验”,但不知何故,你的房子却比以前更“笨重”,只是多了几个应用程序而已。
Circle 和 Stripe 会在加密货币领域重蹈覆辙吗?
2025 年 8 月,两则重大消息公布。
首先,有消息称,价值 500 亿美元的支付巨头 Stripe 正在与加密风险投资公司 Paradigm 合作,开发一款名为 Tempo 的“高性能、专注于支付”的区块链。一天后,发行了价值 670 亿美元 USDC 稳定币的公司 Circle 宣布了 Arc 计划,这是一个专为稳定币支付、外汇交易和资本市场设计的 Layer 1 区块链。
Circle Arc 的内部: Circle 围绕其 USDC 稳定币专门打造了 Arc。大多数区块链要求你用它们的原生代币支付交易费用。比如以太坊用 ETH,Solana 用 SOL。而在 Arc 上,你可以直接用 USDC 支付费用,无需持有波动性大的代币来使用网络。
Arc 内置了外汇引擎。不需要使用外部服务或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来兑换货币,Arc 在协议层面原生处理外汇交易。发送 USDC,收款人将获得 EURC(欧元币),转换过程自动完成,无需第三方服务或额外费用。
还有隐私控制。大多数公共区块链(以太坊、比特币、Solana)公开所有信息:地址、金额、时间。像 Monero 这样的隐私币默认隐藏一切。Arc 提供选择性隐私,机构可以隐藏交易金额,同时保持地址可见,并内置了监管合规功能。它专为需要竞争性隐私但不完全匿名的企业设计。
Stripe Tempo 的 内部: Stripe 的差异化似乎在于用户体验的抽象化。其他加密支付解决方案仍然让人感觉像在用加密货币——连接钱包、签名交易、等待确认,而 Tempo 似乎旨在让区块链支付从用户角度感觉与信用卡支付无异。
与以太坊兼容意味着它可以利用现有的 DeFi 基础设施和开发者工具,但优势在于与 Stripe 现有商户生态系统的整合。数百万使用 Stripe 的企业可能无需更改结账流程或学习新系统,就能添加加密支付功能。
最重要的是,Stripe 与银行和监管机构的现有关系可以解决一个重大问题。大多数加密支付解决方案在“最后一公里”——将资金从区块链转回普通银行账户——上遇到困难。Stripe 已经拥有其他加密公司花费多年建立的银行合作关系。
因此,我们回到了我数字化碎片化的家,问题开始成倍增加,就像我各种家庭自动化应用程序上的通知徽章一样。
首先让我困扰的是: 这些专用区块链的需求到底在哪里?
Circle 和 Stripe 一直在谈论稳定币支付和企业功能,但稳定币的真正活跃领域在 DeFi。人们使用 USDC 购买其他加密资产,参与借贷协议,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并与更广泛的金融应用程序生态系统互动。所有这些主要都在以太坊上进行。
这就像是建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先进的智能恒温器,但只能在没有任何其他智能设备的房子 里使用 。
当然,这个恒温器在技术上可能更优越,但你却把自己与人们真正想使用智能家居功能的整个生态系统隔绝了。
第二个问题: 重新发明轮子的意义是什么?
Circle 和 Stripe 所追求的一切—— 更快的交易速度、更低的费用、定制功能、企业品牌推广——都可以通过以太坊 Layer 2 解决方案实现。 你可以获得以太坊基础层的安全性,访问最大的 DeFi 生态系统,并能够按需定制你的网络。
一些 Layer 1 区块链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以移动支付为重点的独立区块链 Celo宣布计划转型为以太坊 Layer 2。他们算了一笔账,发现加入以太坊生态系统比从零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络效应更有意义。
区块链越多,需要的桥梁就越多。而桥梁正是问题所在 ……它们在不同区块链之间转移资产。基本上是通过复杂的智能合约,在一个链上锁定你的代币,然后在另一个链上铸造等值的代币。但桥梁经常被黑客攻击。真的很多。我以 Ronin 的名义发誓。我们说的可不是从飞利浦 Hue 应用切换到 Nest 应用的那种轻微的不便。我们说的是如果桥梁软件出现问题,可能会造成经济损失。
用户体验糟糕。 在 我的智能家居中,最糟糕的情况就是我不得不打开另一个应用程序才能关掉门廊灯。但对于企业区块链来说,用户可能需要针对每个网络使用不同的钱包、不同的 Gas 代币、不同的界面和不同的安全设置。大多数人管理一个加密钱包就已经很吃力了。想象一下,要解释为什么他们需要为 Stripe 支付和 Circle 转账分别使用不同的钱包。
但真正让我困惑的是,网络效应根本不存在。
支付网络的价值随着用户和应用程序数量的增加呈指数级增长。以太坊拥有最多的开发者、最多的应用程序和最多的流动性。截至 2025 年中,以太坊的 TVL (总锁仓价值)为 960 亿美元,约占 DeFi 活动的 60-65%。Solana 作为高性能替代方案,TVL 为 110 亿美元。其他主要链如币安智能链(73.5 亿美元)、Tron(67.8 亿美元)和 Arbitrum(33.9 亿美元)瓜分了剩余的部分。
这些企业链选择退出这种网络效应,去构建一个孤立的东西,希望用户会自动到来。
你会在一个荒岛上建造完美的商店吗?当然,像阿联酋这样的国家建造了迪拜这样的城市,人们确实去了。但那是因为有地理条件的限制。他们不得不这样做。
最后,还有一个没人愿意直接面对的竞争问题。这些公司真的是在试图构建更好的基础设施,还是只是不愿意与竞争对手共享“沙盒”? 当我审视自己所在的智能家居乱局时,我发现每家公司都有合理的技术理由来做出选择。但真正的驱动力往往是,他们不想依赖别人的平台,也不想向竞争对手支付费用。
也 许这就是真实情况。Circle 不想支付以太坊交易费,Stripe 也不想在他们无法控制的基础设施上搭建。这很合理。但让我们坦诚地谈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无关创新或用户体验,而是关乎控制权和经济效益。
以太坊对此似乎并不怎么在意。这个网络每天处理超过 100 万笔交易,占据了 DeFi 活动的大部分,最近通过其 ETF 看到了大规模的机构资金流入。8 月的一天,以太坊 ETF 的净流入达到了 10 亿美元,超过了过去一周比特币 ETF 的总和。
以太坊社区对这些企业链的反应很有趣。一些人认为这是对其的肯定。毕竟,Arc 和 Tempo 都是作为 EVM 兼容链构建的,基本上采用了以太坊的开发标准。
但这里有一个微妙的威胁。每笔在 Arc 上而不是以太坊上进行的 USDC 交易,都是不流向以太坊验证者的 手续费 收入。Stripe 的每笔商户支付如果在 Tempo 上而不是以太坊 Layer 2 上处理,都是不贡献给以太坊网络效应的活动。
Solana 可能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种竞争。该网络定位为以太坊的高性能替代方案,特别是在支付和消费者应用方面。当大型支付公司选择构建自己的链而不是采用 Solana 时,这削弱了 Solana 一直推崇的“一切都可以在一台快速计算机上运行”的论点。
历史对尝试构建自己区块链的公司并不友好。正如我之前提到的,Celo 在 2023 年做出了同样的举措。
还记得 Facebook 的 Libra 吗?最初是一个创建全球数字货币的雄心勃勃计划,后来变成了 Diem,然后在监管压力下变得不可持续,最终被拆分卖掉。别忘了,在今天更清晰的规则下,《GENIUS 法案》明确规定了稳定币发行者的运营方式,Facebook 的项目可能实际上会成功。
摩根大通的区块链尝试或许提供了最相关的警示故事。这家银行花费多年时间开发了 JPM Coin(数字美元)、Quorum(他们的私有区块链网络)以及其他区块链项目。尽管拥有几乎无限的资源、监管关系和庞大的现有客户群,这些项目从未在摩根大通自身业务之外获得有意义的采用。JPM Coin 处理了数十亿美元的交易,但主要只是用于银行内部机构客户之间的资金转移。
即使是大型支付公司的尝试也并不特别令人振奋。PayPal 在 2023 年推出了自己的稳定币( PYUSD ),成为首家进入稳定币领域的美国大型金融科技公司。但 PayPal 选择在以太坊等现有网络上推出,而不是构建定制基础设施。结果呢?PYUSD 的市值仅为 11.02 亿美元,与 USDC 的 670 亿美元相比微不足道,且主要局限在 PayPal 自己的生态系统中。
这引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像 PayPal 这样拥有广泛影响力和支付专业知识的公司,仅靠一个稳定币都无法产生重大影响,那么 Circle 和 Stripe 为何认为构建整个区块链会表现得更好?
这种模式表明,构建一个成功的区块链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能力和财务资源。你需要网络效应、开发者热情和有机采用,这些东西即使有企业支持也极其难以制造。
这次情况会有所不同吗?
我们有理由相信 Circle 和 Stripe 可能会在其他公司苦苦挣扎时取得成功。
首先,监管透明度已显著改善。美国通过的《GENIUS 法案》为稳定币发行者提供了清晰的框架,消除了早期企业区块链努力所面临的大量不确定性。当 Circle 推出 Arc 时,他们不再处于法律灰色地带。他们是一家在明确规则下运营的上市公司。
其次,这两家公司已经拥有摩根大通所缺乏的东西:庞大的、并非主要以加密货币为核心的用户基础。Stripe 每年为全球数百万商家处理超过 1 万亿美元的交易,并且一直在系统性地构建其加密基础设施——以 11 亿美元收购了 Bridge(稳定币基础设施)和 Privy(加密钱包技术),打造了一个端到端的支付堆栈。Circle 的 USDC 已集成到数百个应用程序和交易平台中。他们不是在构建区块链然后希望有人使用,而是为他们已经服务的用户构建基础设施,并提供无缝接入的工具。
Paradigm 的 Matt Huang 在描述 Stripe 的策略时, 强调了 区块链技术 如何能够“淡出”普通用户的视线。想象一下在线支付,获得即时结算、更低费用和可编程功能,但商家集成看起来与现有的 Stripe 结账流程完全相同。这与要求人们下载 MetaMask 并管理助记词完全不同。这是 Web2 的用户体验结合 Web3 的基础设施。用户甚至感觉不到任何“区块链的味道” 。
第三,技术本身已经成熟。在 2017-2018 年摩根大通试验区块链时,基础设施确实非常原始。如今,构建一个具有机构级功能的高性能区块链虽然具有挑战性,但并非前所未有。Circle 收购了 Malachite 共识引擎团队,为他们提供了经过实战检验的亚秒级最终确定性技术。Stripe 与 Paradigm 的合作带来了深厚的加密专业知识,以补充其支付知识。
成本动态也发生了巨大变化。2017 年,启动一个新区块链通常需要 100 万至 500 万美元,开发周期为 1-2 年或更长。到 2025 年,推出一个功能性区块链应用程序的平均成本为 4 万至 20 万美元,通常耗时为 3-6 个月,这得益于改进的开发者工具、共识引擎和区块链即服务平台。现代部署在某些领域比集中式应用程序便宜高达 43%,这是由于效率提升和基础设施扩展。 支付公司意识到,他们正在向他人支付他们本可以自行构建的基础设施费用 。与其为 USDC 交易向 Circle 支付费用或依赖以太坊的费用结构,像 Stripe 这样的公司现在可以以长期支付给第三方一小部分 的 费用 成本构建自己的基础设施堆栈 。
这是经典的“自建还是购买”决策,现在自建的成本从数百万降到了数十万。
那么,这将我们引向何方?我们是走向一个每个大公司都运行自己区块链的碎片化未来,还是市场力量会推动整合和互操作性?
早期迹象表明,未来更可能是务实的共存,而不是赢家通吃的竞争。Circle 明确表示,Arc 将补充而非取代其多链策略。USDC 将继续在以太坊、Solana 和数十个其他网络上运行。Arc 被定位为需要特定功能(如机构隐私、保证结算时间或内置外汇功能)的用户的额外选择。
Stripe 的策略似乎类似。Tempo 并非旨在完全取代现有支付渠道,而是为区块链功能具有明显优势的用例提供替代方案。跨境支付、可编程货币和商家结算等是区块链技术真正优于传统系统的领域。
用户体验最终将决定这种碎片化是成为一个特性还是一个问题。如果“链抽象”技术如承诺的那样发展,用户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使用不同的区块链。你的支付应用程序可能会自动通过速度和成本最佳的网络路由交易。
我的猜想(如果我稍微乐观一点)是:我们将同时看到两种结果,但在不同的市场领域。
对于机构和企业用户,多个专用区块链可能会蓬勃发展。一家在子公司之间转移 1 亿美元的跨国公司关心的是合规功能、结算保证以及与现有财务系统的整合。他们不关心 Gas 的价格波动,他们的区块链是否拥有最酷的 NFT 项目,或是最活跃的 DeFi 协议。一个能让企业直接接入传统银行系统、提供内置监管报告或保证结算时间的链条,将比以太坊的通用基础设施更受欢迎。
Arc 可能确实比以太坊更能服务这些用户。
稳定的费用、即时结算和内置合规功能对首席财务官来说可能比访问最新的 DeFi 协议更重要。
对于散户和开发者,网络效应仍然至关重要。拥有最多应用、最多流动性和最多开发者活动的区块链将继续吸引更多相同的东西。今天这仍然是以太坊,这些企业链似乎并未直接挑战这种主导地位。
一个变数是这些企业区块链是否会保持以企业为中心。如果 Stripe 为商家提供更快、更便宜的支付方式,而客户并未察觉他们在使用区块链, 那么它就有可能超越企业应用的范畴。
但基础设施的关键在于:最好的那种是无形的。当你打开电灯开关时,你不会想到发电厂或输电线路。当这些区块链实验成功时,将是因为它们让底层技术完全消失。
这是否会真正发生仍有待观察。目前,我们正处于争夺地盘的阶段, 每个人都想在未来的金融基础设施中分一杯羹。
今天的深入探讨就到这里。明天见。
点击了解 ChainCatcher 在招岗位
推荐阅读:
对话华尔街神算子 Tom Lee:公司财库模式优于传统 ETF,以太坊将迎比特币式爆发增长
对话 Oppenheimer 执行董事:Coinbase Q2 交易收入不及预期,哪些业务将成新增长点?
对话 TD Cowen 研究主管:深度拆解 Strategy Q2 财报,100 亿净收入背后有何关键?
AI Agent Market Heats Up: INJ, FET, and MAGIC Shine in Social Rankings
AI agents are emerging as one of the most disruptive elements in the crypto space, with projects int...
Bitcoin May Pause After Fresh Highs As Some Holders Pocket Gains – Data
Bitcoin looks set for a pause. Prices climbed to a fresh high, and now the market is showing signs o...
Best Crypto To Buy: Pepeto Presale at $0.000000147 Poised to Repeat SHIB’s Historic Rally
Pepeto presale at $0.000000147 raises $6M with zero-fee DEX, cross-chain bridge, and 242% APY stak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