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IUS 法案》“死而复生”,对加密行业意味着什么?
作者: Patti,ChainCatcher
编辑:TB ,ChainCatcher
在不到两周前还遭遇失败的情况下,美国参议院的《GENIUS法案》本周一晚间(5月20日)意外通过关键程序性投票,标志着这项稳定币立法重新获得政治动能,有望在未来几天内正式通过。
这次通过的是“动议投票”(motion to proceed),意味着法案获准进入下一阶段审议流程。尽管不等于最终立法通过,但为后续表决奠定了关键基础。根据参议院程序,法案若要正式通过,还需首先获得60票以上“终止辩论动议”(cloture vote),再以简单多数完成表决。
就在5月9日,该法案还在相同程序性投票中以48:49遭否决,其失败主要归因于民主党内部对特朗普总统家族在加密领域潜在利益冲突的强烈担忧。但短短一周内,参议院达成妥协并提出修正版法案,最终在5月20日投票中获得60票以上支持,顺利跨过程序门槛。
本轮投票逆转的关键,在于民主党内部出现立场松动,以及行业组织持续施压。
在首次动议遭否决后,Coinbase、Circle 等加密巨头迅速行动。Coinbase CEO Brian Armstrong 首次公开表示支持该法案,并通过旗下政治行动组织“Stand With Crypto”动员平台用户联系国会议员,推动法案重审。
该组织目前已为2026年中期选举筹集逾3亿美元政治捐款,并在App内为每位议员打分。Coinbase还明确表态,如果稳定币法案不能推进,“我们就无法推进更全面的市场结构立法。”
与此同时,法案两位共同发起人 Gillibrand 和 Lummis 成功争取了数位民主党议员改变态度,Gillibrand 甚至在两轮投票中自我“反转”。
据 新版《GENIUS法案》 在多项关键条款上做出调整与明确,包括:
新修订法案划定了清晰的监管逻辑:谁有资格发行、如何合规发行以及谁来负责监管。
首先,仅“合格发行人”(Permitted Issuers)可在美国发行支付型稳定币。这里的“合格”不仅包括受监管银行的合规子公司,也扩展至部分经审批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而通过此类的资质限制,将阻断类似Tether 这样的“无牌照、高杠杆、低透明”发行模式在美国境内的风险复制。
其次,是储备机制的强化。草案明确要求所有稳定币实现1:1的高质量资产支持,限于美元现金、联储账户、短期国债等,并必须接受注册会计师审计,月度披露储备详情。
第三是联邦-州双重监管机制的引入:发行总量在100亿美元以下者可接受州监管,超出后则必须接受联邦监管。
本轮修订的另一大看点,是联邦政府对发行主体“身份”与“动机”的限制:
草案首次引入了“道德边界”条款,禁止联邦行政高官(如财政部长、SEC主席等)直接或间接参与稳定币发行,并将特定“特别政府雇员”(如白宫顾问 David Sacks)纳入限制名单。然而,总统与副总统被豁免该禁令,尤其是在当前特朗普政府内部多名科技友人深度参与Web3政策塑形的背景下,此举无疑将成为政敌攻击的弹药。
对大型科技平台而言,这版草案也设下新门槛。
出于对“平台即国家”的警惕,所有非以金融为主营的科技公司,若欲发行稳定币,必须接受“稳定币认证审查委员会”审批,并被禁止利用其掌握的用户数据开展金融业务,这意味着Meta、Apple、Google若有稳定币计划,必须先解决“数据主权”与“金融功能滥用”的问题。
境外稳定币再遇“地缘限制条款”
草案另一项争议性的新增条款,是针对境外稳定币发行人的合规筛查机制。财政部被授权对Tether等非美发行主体提出三项要求:
这不仅让美国财政部成为事实上的国际稳定币“分发门神”,也为其留下了足够的外交与地缘操作空间。一旦与某国外交关系恶化,该机制甚至可被用作金融施压工具,外界对其政治化风险表达了明显担忧。
尽管监管层加大了透明度与审慎管理要求,但法案并未将支付型稳定币纳入联邦存款保险(FDIC)体系,而是仅要求发行人在三年内提交破产处置与资产隔离的评估报告,而这也意味着,一旦遭遇大规模挤兑或关联金融机构暴雷,稳定币用户仍难获得“最后贷款人”的制度性保障。
《GENIUS法案》若最终通过,将为稳定币在美国的合法发行奠定联邦层级的监管基础,标志着加密行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首次纳入主流金融监管框架。
当前,稳定币市值已达约2500亿美元,是支撑加密市场流动性、支付网络乃至跨境清算的核心基础设施,而稳定币的合规化可能撬动数千亿美元的新资金进入市场,推动更多包括华尔街银行、支付巨头等传统金融机构加速入场。
市场结构立法成下一个战场
尽管稳定币监管取得重大突破,但加密行业的整体制度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特别是在交易所监管、代币发行与证券法适用范围等市场结构问题上,立法空白仍待填补。
Coinbase CEO Brian Armstrong 近日在与两位稳定币立法推动者、参议员 Gillibrand 和 Lummis 同台时表示:“稳定币只是第一步,我们更需要的是完整的市场结构立法。”
这一议题之所以更为敏感,是因为涉及“代币是否属于证券”这一核心争议。
目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在监管权限上仍未达成明确分工。拜登执政期间,SEC曾多次以“非法证券发行”为由起诉加密平台;但特朗普阵营上台后,迅速宣布“撤销所有相关诉讼”,并承诺不再追究,引发外界对监管方向变动的担忧。
特朗普家族深度参与,加剧立法政治化风险
《GENIUS法案》的推进过程中,也难以忽视其背后的政治博弈。特朗普家族近年来对加密领域高度布局,涵盖比特币挖矿、NFT、meme coin、稳定币及ETF等多个板块。正因如此,一部分民主党议员对全盘推动加密立法持观望甚至敌对态度,担心为特朗普系资本“开绿灯”。
然而,在最新修订放法案中的“道德边界”条款,总统与副总统被豁免该禁令,而在当下特朗普政府内部多名科技友人深度参与Web3政策塑形的背景下,此举无疑将成为政敌攻击的弹药。
为此,ChainCatcher 专访了业内专业律师,解析《GENIUS法案》对行业的实际影响。
专注于 Web3 与加密领域的律师郭亚涛表示,《GENIUS法案》一旦落地,将为稳定币这一关键基础设施带来久违的监管明确性。“稳定币是加密市场的血液。以前大家都在用,但监管模糊,心里总悬着。现在框架清晰了,像储备机制、资产隔离、发行资质这些核心问题都有了答案,这对市场信心是一个重要提振。”
他指出,法案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合法者有规可循”,更在于为传统金融机构打开参与通道。“过去不是他们不想做,是无从下手。现在合规路径明确了,银行、支付巨头等有望大举入场,带来的不只是资金,还有信用和基础设施。”
不过,郭律师也提醒,稳定币立法只是第一步,“更复杂的问题还在后头,比如交易所监管、代币定性这些灰色地带。稳定币率先立法,说明两党在基础问题上开始找共识,但要建立完整的监管体系,还有很长的路。”
上海曼昆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毛捷豪也认为,《GENIUS法案》的推进,是 Web3 监管体系日益成型的一个信号。“主流国家推动合规稳定币框架,有助于明确各方的权责边界与行为规范,也将加速 Web2 与 Web3 的融合。”
他进一步指出,合规稳定币的落地,短期内可能引发一波将法币铸造成合规稳定币的热潮,同时也会激发更多应用场景项目的涌现,尤其是在 DeFi 和 RWA(现实资产代币化)等赛道。
“对于稳定币发行人而言,未来的竞争关键在于谁能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使用场景。他们希望用户用法币换他们的稳定币,而背后就需要真实、稳定的生息资产支撑。RWA,正是一个天然契合的方向。”毛律师补充道,“能否打通更多落地场景“将成为稳定币发行商角力的关键,而这种应用驱动的竞争将加速稳定币市场的成熟和分化。
的确,《GENIUS法案》为稳定币合规化提供了可预期的框架,然而,真正决定加密行业能否步入主流金融体系的,不只是支付型稳定币的合法身份,而是整个市场结构能否构建出明确、统一且稳健的监管框架。
因此,尽管法案在众议院通过的可能性显著上升,但最终通过仍需经历两院协调、总统签署等多个政治关口,据业内人士预计,法案最乐观的最终通过时间预期也需至2025年底。
此外,未来美国能否完成对交易所、代币发行、跨境资本流动等核心机制的立法,将决定加密行业的“第二次合规浪潮”能否到来。
Cardano Price Prediction Experts Now Eyeing Bitcoin Solaris as the Next Crypto to Create Thousands of Millionaires
The post Cardano Price Prediction Experts Now Eyeing Bitcoin Solaris as the Next Crypto to Create Th...
Altcoins Are About to Surge Dramatically—Why Is XRP Price Failing to Go Parabolic?
The post Altcoins Are About to Surge Dramatically—Why Is XRP Price Failing to Go Parabolic? appeared...
Why the Crypto Market Is Up Today? Bitcoin Hits $112K, Ethereum Price Jumps 5.5%
The post Why the Crypto Market Is Up Today? Bitcoin Hits $112K, Ethereum Price Jumps 5.5% appeared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