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中的TON:历史包袱与重构之路
在过去的两年里,TON(The Open Network)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从沉寂到爆发的转变。它依托 Telegram 数亿级用户基础,迅速在加密社群中建立起强烈的存在感。游戏化生态、机器人经济、Stars 支付体系、官方发声——TON 的叙事张力一度拉满。然而,在币价震荡、市值回落、活跃度下降的现实面前,TON 也暴露出其深层次结构性问题:筹码集中、生态同质、基础设施薄弱。
本文将系统梳理 TON 的筹码分布、代币经济、用户与资金流动、开发生态与 TAC 架构,尝试回答一个核心问题:TON 的短期繁荣,是否具备支撑其长期价值的结构?
TON 筹码极度集中:巨鲸与散户的裂谷
TON 是一个起步并不顺利的项目。它从一开始就背负着巨额筹码集中、历史矿工锁仓等结构性问题,而如今则试图在这些“沉没成本”中重塑自身。我们可以从它的筹码结构、代币走势与资金流向中一窥其生态发展的真实图景。
TON 历史导致大部分筹码掌握在少数矿工手中,TON 官方通过 OTC 弥补此问题:TON 于2018年创建,在19年准备发币并启动主网时遭 SEC 禁止,20年5月项目正式中止,但被开发者小队 new TON 重启,TON coin 也在此期间(截止22年6月)被 POW 挖完,目前已转入POS。
标记为“TON Believers Fund”的地址的资产确定被冻结至 2025 年 10 月 12 日,数据显示共锁仓1317 mTON(占比约52%),为了稳定抛压,给到这些冻结资产的 APY 高达7.176%;
由于中止,且被开发团队接管,2020 年 6 月,占总供应量的 98.55% 的 TON 可用于挖矿,直到 2022 年 6 月 28 日挖矿结束,即大多的 token 都在早期矿工们手中。TON 项目方推出打折批量从早期矿工手中购买代币的服务,同时若巨鲸长期锁定 token(4年),可以获得6-7%的 APY;
TON 上巨鲸是冻结/不活跃的矿工:根据 into the block的数据,拥有总供应量 1% 以上的巨鲸地址有12个,其中有6个是低活动地址(指在其生命周期内交易次数少于300 笔的地址)。根据社区 TON 投票,标记为“冻结”的鲸鱼地址是指不活跃的早期矿工地址,可在 https://tontech.io/stats/#/early-miners 中看到,共有171个地址,锁仓 1081m的 TON;
标记为“TON Believers Fund”的地址的资产确定被冻结至 2025 年 10 月 12 日,数据显示共锁仓1317 mTON(占比约52%),为了稳定抛压,给到这些冻结资产的 APY 高达7.176%;
TON 筹码分布严重不均
TON 两极分化非常严重,持有100TON 以下的用户占比近99.9%,24年3月起散户涌入:根据 Addresses by holdings 数据,目前持有 TON 的有约123m个地址,其中大部分(122.54m)还是只持有10个以下的 TON,其中持有100K以上 TON 的在24年3月前都为500+,在3月后缓慢爬升,在24年8月达到顶峰,为1.3K,但是最新数据显示大户持有者数量随着 TON 的热度减退有所减少,目前约600左右。
根据 into the block的数据:拥有1K以下TON的地址虽然多,但是才占整体代币的百分之一点多。
TON 的情况和其他公链不同,他们需要在历史的束缚下构建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发展路径。
TON 估值下跌,但上行空间仍存
TON 币价、市值和流动性
根据 CMC 数据,TON 币价 ATL 21年9月,$0.5194;ATH:24年6月15日,$8.25。
1⃣️、2⃣️上所+官方支持:21年11月,TON 上线中心化交易所,并获得了Telegram 创始人的公开支持;
3⃣️:24年2月底3月初,整体交易量大幅上涨,有大资金流入。一方面 Mirana Ventures在3月投资800万美元支持TON,一方面 TG 用户突破9亿,同时有 IPO 的消息流出;
4⃣️:24年6月至7月下旬。接着就是8月25日 CEO 杜罗夫被捕造成下跌(约20%)。
币价有几波大的上涨节点:
过去一年,TON代币较高点下跌超50%,市值也大幅缩水。与此同时,TON生态的锁定总价值(TVL)也遭遇了大幅回落,从最高超过7.7亿美元的高点骤降至如今的1.4亿美元,跌幅近80%。
尽管币价已较高点腰斩,但从市值规模来看,TON 依然具备再起的空间,关键在于其能否把生态热度转化为长期价值:截止25年5月11日,以太坊市值为 306.36B 美元,若 ETH 还想再实现每年 10% 的增长,也需要新增约30B美元的资金流入,相比下,SOL目前市值 91.93B 美元,要实现同样比例的增长,需要 90亿美元。而 TON 目前市值是8.64B,虽然相比24年中最高点市值的25.17B下降了65.65%,但是表明其仍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TON 市值上涨大概有几个阶段,其中从23年7月中$4B的市值上涨至24年初$7B的市值,再到24年8月热度最盛时$13B左右(FDV$27B),市值几乎每半年翻倍。但是目前市值又回落至$8B左右(FDV$17B)。
22年11月-23年6月,TON 生态的搭建带来市值的提升,差不多稳定在$3B左右;
23年6月-8月,TG bot 爆火,加上7-8月 TON 集成了内置 wallet+上线 TAPP 应用中心,因此对 bot 生态的狂热关注和生态发展带来 TON 本身的生态叙事上涨;
24年3月起由于融资和生态的继续搭建,带来市值飙升;
流动性流入/撤出历史:根据 into the block的数据,从整个时间范围来看,大幅出货时间节点是22年4-6月、23年6月、24年7月和25年4-5月的现在。除此之外22年底23年初是大量资金流入 TON 的时机;
24年5月29日,杜罗夫 OTC出售2,564,103 TON,但是并未对 TON 价格造成影响。在此之前,杜罗夫从3月中一直间歇出售 TON;
24年6月10日起,币价和短线 traders 数持续下跌,持有一年以内的人数上涨,可见大多数是23年6月入场(购买出货的 TON),在币价下跌时继续持仓(被套);
TON 通胀可控,应用场景有待拓展
代币供应:TON token 最初供应量为 50 亿枚,供应无上限,以每年约 0.6% 的速度增长(约 3000 万枚),token 用于奖励验证者,若验证者行为不当,则其质押的代币会被 slash,目前可以通过质押 TON 获得约 4.7% 的 APY。
代币 Utility:智能合约交易处理费用、支付平台应用的服务、质押、跨链交易、TON 的治理和存储服务,未来可以支付 TON 代理服务。目前可以直接信用卡购买 TON,再购买匿名账号之类的虚拟商品;
TG stars 是 TON 用于渐进中转 web2 用户进入 crypto 的方案,可直接信用卡充值:
应用商店未来支持,官方说明数字商品唯一的支付渠道。且官方说明Telegram Stars只是开始。未来的更新将为Stars带来更多功能和特性,比如为内容创作者提供礼物、小额支付等。
但 TG 官方将 MKT 最重要的两个部分 - 引流和提现用 TON 链接:1)必须充值 Ton 才可以投放广告2)开发者提现收益需要通过 TON,等于产品的“始”和“终”都被 TON 所包围。
对于用户:使用简单,只需信用卡购买,不涉及加密;
对于商家:提现必须用 TON(有人评价是crypto grift,只有兑现才有用);
对于 TG:用 stars 代替真实货币以follow Google Play/App Store 规则,一方面又能转化成 TON;
目前 TG 推出 Telegram Stars 中转方案来顺应苹果和谷歌的监管和提升用户使用度,官方将其未来生态的核心(广告、资金划转)链接 TON 生态:为了在整个Telegram生态系统中支持数字商品和服务的支付推出了Telegram Stars。用户可以通过Apple和Google的应用内购买或PremiumBot获取Stars,然后用于购买机器人提供的数字产品,如电子书、在线课程和Telegram游戏中的物品。
TON 流量退潮后的现实:生态转型阵痛
TON 目前赛道聚集且拥挤,官方不再关注游戏生态,而是重点放在支付侧:1000+项目仅有20个小分类,但实际只有5个大类,如 NFT 相关(120+)、游戏相关700+个(包括gamble类)、交易类(CEX、wallets、bridge)、社交(channels、chats等)和工具(explorers、dev tools、VPN、launchpad)。而且可以看出 TON 目前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此前爆火的游戏生态上,游戏类目甚至在官网分类页面的倒数第二类。
但其他类目的产品缺乏:除了游戏和meme外,其他赛道基本上知名度较低,即使是 shopping类目,也存在用户单一(仅支持俄语区)、功能基础(大多是帮助 TON 支付)等问题;
TON链上活跃度的持续下滑,正清晰揭示其生态内部经济活力的衰退。用户参与和交易频次双双下跌,反映出生态增长动力的明显减弱。
这一困境源于多重因素交织。一方面,TON早期依托Telegram的流量红利,以小程序和“Tap to Earn”类小游戏快速吸引用户,但未能建立有效的用户留存和价值沉淀机制。造富效应消退后,用户兴趣骤减,流量红利迅速枯竭。
另一方面,TON生态叙事较为单一,主要围绕社交与游戏,缺乏对DeFi、AI、DePIN等多元化赛道的深入布局。DeFiLlama数据显示,目前TON上TVL过千万美元的项目仅十余个,其中Tonstakers一枝独秀,生态项目集中度高,发展失衡问题突出。
此外,TON独特的开发架构和编程语言对开发者不够友好,限制了项目孵化与创新效率,进一步削弱了生态活力。尽管Mini Apps具备无缝授权与支付集成功能,理论上可触达9.5亿Telegram用户,但生态实际高度集中于游戏与NFT,工具、支付、基础设施等通用型应用仍属稀缺。
TON 若无法走出对短期热度的路径依赖,从 TON 代币出发拓展可落地的应用场景,那么将难以沉淀为可持续的链上价值。一旦流量红利褪去,真正能支撑生态的,必须是项目的结构健康与多元能力。从当前 TON 的生态构成来看,转型的压力正在逐步显现。
TON 的用户和开发者在哪里?
TON 用户暴涨,活跃度却在下降
TON 用户增长快:根据 tonscan 数据显示,从24年5月中到9月初,TON 的地址从20m到70m用户,其中8月一个月就上涨了一倍(45m-70m),从24年9月至今,TON 的地址又翻倍,目前有150m用户,上涨非常迅速;
根据 Dune 数据,从24年初新用户以日均200-300的速度增加,同时 returned 用户可 cover 流失用户;
TON 预期覆盖 30% 的Tg 用户,Target 2028 500M 用户;
TON 用户粘性大,但活跃地址数随着生态冷落大幅降低:根据币安24年的报告《Web3: The Household Name in the Making》,各个链的平均留存率为 5.4%,而TON在所有知名公链中留存率是最高的,原因也很简单:更加专注于构建强大的消费者生态系统,并具有稳固的产品市场契合度。目前TON 上月活跃地址数为200w(日活3w),相比24年底破千万的月活,现在数据大幅降低,考虑到是市场的关注度和资金转向其他生态。
TON 交易量相比之前大幅下降,但整体稳定:据 tonscan 数据显示,24年底TON的交易量一直是日均4m笔,目前的交易量下降至2.5笔,相比起来,BTC 链上日交易笔数在30-40w之间,ETH 则在110-130w之间,一直很稳定。
TON 开发者生态承压,基础设施待补强
TON 验证者数量较少,导致一定程度的中心化:目前 TON 的验证者数量为 400 个,相比24年底的361位有所增长,分布在 26 个国家,质押数量接近 7亿枚 TON,占代币总量的 12%,占流通代币量的 28%;
这种验证者数量的差异,导致每个验证者需要处理更多交易请求(中心化)。且当交易量骤增时,验证者可能无法及时处理所有交易,导致出块延迟甚至中断(这可能是导致杜罗夫被捕事件后 TON 区块暂停出块的原因):8月28日,TON区块链在一天内经历了两次中断,累计时间达10小时。
TON 网络的问题是:1)TON 对验证者的硬件和网络要求较高,成为验证者需要质押至少300000 TON;2)验证者数量不足。与其他 PoS 公链相比,TON 的验证者数量明显偏少。目前 TON 网络仅有 400 个验证者节点,而以太坊的验证者数量已超过 100 万,Solana 的验证者数量也远超 TON。
开发者数量稳定,但有所下降:开发者很多来自 telegram,核心 dev 大多来自是韩国和俄罗斯,特点是技术能力强,但产品体验一般。根据 develop report 的数据,截至 2025 年 5 月,Ton 上全职开发人员(日代码增减10+)为 30 人,每月活跃开发者为 150+ 人,相比24年底降低100人。相比其他生态数量一般(ETH 最高2000+、其他诸如 polygon、arbi、Solana 在500-600之间);
TON Connect SDK 是开发者链接 TON 生态必有的 SDK(connect your app to TON wallets via TonConnect protocol),其下载量从24年初的周均10000,到24年8月生态火爆期周均25000以上,直到现在的周均12000;
TON 的增长呈现出典型的“用户先行”特征,但这也掩盖了生态基础不稳、开发者支持不足的问题。TON若不继续找到可以适配 TG 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则很难与其他公链竞争。
TON 的未来:走向兼容与连接
尽管 TON 拥有庞大的潜在用户群体,其生态系统的发展却面临着一个不小的障碍:与主流以太坊虚拟机(EVM)应用的不兼容性。因此,面对以太坊生态的强势与链间互操作的趋势,TON 也正在做出关键调整 —— 推出 TAC 架构,打通与 EVM 世界的界限。
TAC 是一种 TON 网络扩展,将 TON 与兼容 EVM 的应用程序连接起来,为用户和开发人员创造统一的体验。借助 TAC,用户可以使用 TON 钱包与任何 EVM 应用程序进行交互,开发者无需重写代码或学习新框架即可将 EVM 应用程序迁移到 TON。
它的核心不是兼容层,而是一条独立的 EVM 公链,由 Cosmos SDK + Ethermint 构建,采用 dPoS 共识并通过 Babylon 实现 BTC 质押安全。这条链支持完整的 EVM 智能合约执行,是 TON 上的“EVM 原生区”。
跨链通信由 TAC 的排序器网络负责。每笔跨链交易都需在排序器组中先达成 66% 共识,再进行跨组验证,确保消息安全送达、过程不可篡改。
整个流程背后由 Proxy 智能合约系统支持:在 TON 上的 Proxy 合约负责发起消息并锁定资产,EVM 侧的 Proxy 合约(用 Solidity 编写)接收消息并完成交互。对用户而言,整个跨链过程透明,体验如同在使用原生 DApp。
TAC 还通过质押机制增强经济安全性。排序器和验证者需抵押资产参与验证,行为良好获得奖励,作恶则面临惩罚,从而保障网络运行稳定高效。
总的来说,TAC 不是一个桥,更像是 TON 通往 EVM 的原生高速通道,拓展了 TON 的生态边界,也让 Web3 用户在多链之间真正做到“只带一个钱包,走遍所有世界”。
TAC 的实际应用逻辑并不复杂。以下是一个真实场景,展示用户如何通过 TON 钱包在 EVM DEX 上完成一次代币兑换操作——TON 用户在 EVM DEX 上换币:1)用户用 TON 钱包连接 DEX 前端,选择兑换代币;2)TON Proxy 合约锁定资产并生成跨链消息;3)Sequencer 网络进行验证与共识;4)EVM Proxy 合约收到验证通过的消息,完成兑换逻辑;5)交易结果通过反向路径返回至用户钱包。
TON 的故事并非简单的“暴涨”或“崩塌”。它的过去沉淀着 SEC 禁令后的去中心化重启,筹码结构复杂,生态叙事多依赖 Telegram 的平台能力。它的现在,既有用户数爆炸式增长,也面临活跃度与开发支撑的瓶颈。而它的未来,则押注在 TAC 架构所开启的兼容之路,即能否接入 EVM 的主流世界、搭建稳健的开发者生态、突破支付与场景的落地瓶颈,将决定 TON 是否真正从平台红利中走出自己的范式。
在流量褪去之后,真正能留下来的,是链的自我造血能力。TON,还在十字路口上。
Is Cardano Heading for a ‘Golden Cross’? If Yes, How High Can the ADA Price Go in 2025?
The post Is Cardano Heading for a ‘Golden Cross’? If Yes, How High Can the ADA Price Go in 2025? app...
Raiinmaker and ElizaOS Partner to Build Ethical and Transparent AI Systems
Raiinmaker and ElizaOS are collaborating to introduce a decentralized AI platform that will set new ...
Dogecoin Hits Critical Zone—Here’s What 3 Leading Analysts Are Watching
Dogecoin’s revival from the late-April trough at $0.1298 to Monday’s intraday spike at roughly $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