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王欣:快播是过去,AI Agent 与 token 的结合是未来
作者:周舟,Foresight News
2018 年,王欣出狱。
人们以为他会选择隐退、远离喧嚣,但他没有。时代浪潮滚滚向前,不断的将这位早期的互联网创业者推向了 Web3 创业。
2019 年初,王欣推出了匿名社交 App「 马桶 MT 」,马桶 MT 的口号是「用区块链思维做社交」,并强调去中心化内容分发,但是这一产品很快就被微信等互联网中心化产品封杀。2020 年王欣推出了 AI 灵活用工产品灵鸽,但再一次遭遇封杀。
「至今我也不知道被封杀的真正原因。」王欣说。「不只是我们一家,还有罗永浩的子弹和字节的多闪,这三个产品都被微信封了。」王欣补充道。
从「快播」到「马桶 MT」再到「灵鸽」,王欣想要探索的产品,似乎一直在被中心化的机构叫停。这让他萌生了做出一款无法被叫停的产品的想法,就像谁也无法封住比特币一样。
王欣坦言他已经 all in Web3,这次他要做一款 AI 与 Crypto 结合的产品。
王欣提出一个观点:个人 IP 的终局,不是流量变现,而是个人 IPO。他说:无论是直播、短视频还是带货,这些变现方式和方法有很多,但都不是终局。他认为真正的终局是让证券化和资产化走到最后,无论是让一个人还是让一个企业,最终都能「上市」。
2024 年的一天,他在电脑上敲下了一个新的项目名。王欣说,这个全新的 Web3 产品将在 2025 年中旬正式上线。
Joe Zhou:你什么时候关注到 BTC 的?
王欣 : 2011 年左右,当时比特币的代码在 Sourceforge 上面,我查看了一下。
Joe Zhou:看完后什么感受?
王欣 :当时我认为它的算法和耗电 POW 模式挺扯淡的,当然今天看起来我的想法才是天真幼稚的。(笑)
Joe Zhou:当时你们有尝试做流量矿石(当年快播推出的一款产品,用闲置带宽,帮观看视频的人提供加速服务,自己赚取虚拟资产),那个时候有想过发展比特币相关的业务吗?
王欣 :如果我们当时有很高认知的话,流量矿石就直接和 BTC 捆绑了。那时候挖矿,电脑就能挖。但是因为太耗电,我们认为不实际。流量矿石的项目在今天是有定位的,就是 DePIN。但那时还没有定位。我认为如果当时有更有价值的方案,例如今天的 POS 或者其他方案,可能会更好一些。
Joe Zhou:所以后来这个项目没有持续进行下去。
王欣 :刚刚搞出来后快播出事了,后来我就管不了了。如果不出事,我们可能研究得更加深入一点。当时我们做了整个客户端的挖矿机制,还做了单一币种的交易所,在这个交易所里还做了杠杆合约。
Joe Zhou:你之前做快播,现在 Crypto 创业,你感觉技术上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王欣 :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的地方。我骨子里就一直很认可去中心化的方式,在做快播时就是如此,当时我们讲的叫平等计算。在这个过程中与中心化媒体对抗,当然最终结果不是很好。Crypto 里有一些理念,比如共识和节点,当时快播也有节点。现在我们用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其实就是 P2P 技术。
Joe Zhou:CZ 最近也分享了一些关于狱中生活的感受,你之前也曾因为快播被封在 2014 年—2018 年期间狱中生活了三年半,可以分享一下你在狱中生活的思考吗?
王欣 :时间蛮长的,和 CZ 不一样,CZ 是刚刚经历,感受深刻,我都已经忘记了。(笑)
实际上谈不上生活。每天都按照流程走,大家在一个很局限的空间里面,大家看看小说和影视片,并无新鲜之处。我认为在那里最好的方式是不要有新鲜感,也不要激动的东西。如果你认为非常激烈,有很多记忆犹新的事情,那么你肯定会刻骨铭心。当时养成了一些好习惯,早睡早起,多阅读,少说话。
Joe Zhou:可以与外界联系吗?或者接受一些前沿信息。
王欣 :不行,但可以写信。
Joe Zhou:坊间传言,你入狱之前让妻子买了几千枚 BTC,这是真的吗?
王欣 :这件事情并不重要,这不是我做事情的核心驱动力。我是购买了一些,非常少,也并没有那么高的认知,如果有那么高的认知,就 all in 了。
Joe Zhou:你怎么总结自己最近五六年的创业经历?
王欣 :我创业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快播、社交产品、出海。社交产品,让我更懂人性;AI 产品,尤其是我们做的灵鸽让我更理解个体效率在未来的重要性,我开始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是可以重构的,人的技能是可以数字化的。
本质上我们沿着这个方向创业,让每个人都能拥有数字化的自己,帮助自己挣钱、工作。当时我们有这个想法,但是技术环境不支持,很多想法是不能实现的。第二,国内对社交产品的监管要求相当高。
Joe Zhou:听说当时你们做的社交产品也被微信封了?
王欣 :是呀(笑)。当时我们推出的所有社交产品基本都被封,比如马桶、灵鸽基本都被封了。
Joe Zhou:为什么被封?
王欣 :我不知道。到目前为止我都不能理解。现在来看的话,做中心化平台,它肯定有权利,如果你有本事,就不要用我的平台,或者去其他平台上。
Joe Zhou:至今你都不知道当时被封的原因?
王欣 :就是微信自己的决策。不只是我们一家,还有罗永浩的子弹和字节的多闪,这三个产品都被微信封了。
Joe Zhou:你出狱后,Crypto 行业也发生了至少三轮大的阶段,比如 18 年 ICO 牛市、22 年的 NFT 牛市,再到如今的 memecoin 和 AI Agent ,从旁观者视角你是怎么看 Crypto 行业在这些时期的变化的?
王欣 :我刚出来时,就是 ICO 非常狂热的时候。当时加密行业的大佬都去我的办公室坐过,甚至有些不止来一次。我当时挺害怕的。(笑)
那时候太狂热了,也看不懂这个经济模型:先上市募资,拿概念募资然后做事。而我比较接受传统的创业方式:先做事,确保有用户有收入然后再上市。NFT 出现时,我并不特别关注,我觉得更多在炒概念。之后元宇宙我才开始更多的关注。
现在 AI Agent 结合 token 的模式,我认为是值得深入探索的,因为这已经不是一种资产的投机,AI 已经是生产力革命了。我认为这是我们未来一两个阶段的核心玩法,也是我主要的创业和投资方向。
Joe Zhou:在 ICO 时期,你已经与当时的币圈大佬有比较多的交流了?
王欣 :当时我们认为他们是布道者。到目前为止,Crypto 还是小众市场,长期坚持者在全球不超过 1 亿人,更多的人在 Web2 。那时规模更小,但是我认为他们非常厉害。在那么复杂的环境下,他们能坚持,相比于他们,我自愧不如。我没有他们那么大胆。
Joe Zhou:你在 25 年选择 Crypto 创业,当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是如何看你进入这个行业的 ?
王欣 :疫情之后,我将国内的业务转为 TO B 业务,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和灵活用工。我个人不太喜欢 TO B 业务,我的能力和意愿并不在这件事情上。当时我们在疫情期间考虑出海,人力资源层面出海。结果也是并不成功。人在国内妄想将产品改成英文版,然后向外推,是非常困难的。
后来我给自己两个目标。 第一,一定要走出去,不要待在国内。 出海的本质是出去。如果你不出去,那么无论是观点、思维方式还是资源,都难以理解这个世界。 第二,我仍然坚持技术创新,依靠技术突破,而不是依赖模式创新。
我在做灵活用工的时候,我可以尝试一些模式创新,那个阶段我基本上不关心技术。但在这个阶段我后来也印证了这一点,由于没有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导致业务门槛很低。灵活用工是指帮助人招个人、开个票,你想表达什么技术含量都是多余的。你最有价值的是拥有牌照,其他方面人们不在乎。
后来我发现, 新的创业一定要将技术放在本质,即技术创新和技术核心力。 当今世界最新的技术核心力在疫情时已经看出来了,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 AI,还有一个是 Web3,这是最能代表最新的技术。因此你必须在这方面思考,这些技术如何解决当下的痛点问题,才能做出这些决策。
Joe Zhou: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是如何看你的创业方向从互联网转向 Crypto 的 ?
王欣: 我只要做事情,我的家人都全力支持我,而且我喜欢创新和研究新事物,因此大家都很理解我的个性。我们家也有创新的传统,比如小孩都会用加密钱包和进行链上操作,妹妹会和姐姐互换一半私钥。
我大部分朋友都是 Web2 的朋友,从事传统行业,他们对这个行业还是很有警惕性的,他们认为这里面历史原因造成的骗局很多,提醒我要注意。第二,在我描述我要做的事情之前,他们并未看到太具体能够落地的东西。除了基础设施,公链或者金融相关的 DeFi,其他应用级别的东西他们看到的比较少,并没有想象出应该如何去做。但是特朗普发币之后关注度提高了不少,特别是关注出海的人。
Joe Zhou:投资人这块呢?
王欣: 支持的,投资人一般具有前瞻性。我们原来的投资人 IDG 和 BAI Capital ,知道我进入 Crypto 创业,对接了很多资源。
Joe Zhou:你刚才提到家里的小朋友也在玩链上操作,他们多大了,Crypto 的产品使用到了什么程度?
王欣: 她们会使用加密钱包。老大读高中,用的是 Phantom 和 OKX Wallet;老二读小学六年级,用的是 Binance 和 Trust。她们各用各的。
前段时间我购买了一些 memecoin,例如 fair3,因为这是我自己 CTO(Community takeover) 的币,然后她们也买了。我让她们自己决定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并且让她们关注推特以及社区的活动。她们的理解可能没有我们深入,只是认为好玩。我告诉她们如果她们能够进行盈利,零花钱就会有了,这样就有动力了。
Joe Zhou:你给她们多少链上资产用于尝试?
王欣: 1000 刀让她们试试,下个阶段会给她们开通一些 U 卡之类的产品,让她们体验如何将资产变成 U,然后将 U 变成资产进行消费。
Joe Zhou:你和家人也在使用 U 卡吗?
王欣: 还没有开始,我们的业务中有 U 卡部分。当我们自己的 U 卡业务开始了,会给她们用。
Joe Zhou:她们身边玩 Crypto 的同龄人多吗?
王欣: 她们的同学或者朋友蛮多的初中就都开始接触股票接触 Crypto 投资。新加坡教育体系下相对较多的小孩接触 crypto,他们从小受到 IB 体系(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IB 体系的教育体系与中国不同,不是课本制,没有课本,而是主题式研究课题。
我们家二丫头在五年级上半个学期的毕业考试中,最后的课题是 AI 。最后的毕业考试是一个展会,我们可以通过展会观察他们对 AI 的理解。他们会清楚哪些是纯 AI,哪些是具备 AI 能力的产品。虽然不一定准确,但是我认为非常有趣。他们会讲解 AI 对自己带来的好处,并且会有演说过程。
Joe Zhou:Crypto 的课题讨论会相对少一些?
王欣: 老师的能力很重要,老师关注什么,就会教什么。老师如果对 Crypto 关注的话,学生的课题里就会有。我有一个朋友的小孩在美国读初中就开始炒股炒币,非常专业,并且已经赚钱了。
他会拿出报告决定购买什么币和股票,4 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写出投资报告和 PPT,会写止损点、何时买卖,这比一般人厉害很多。老师会提供很多与大学相似的课题,他们从小学开始就研究课题。这个教育体系完全不同。
Joe Zhou:这可以反映出 Crypto 在社会接受程度以及未来的发展。如果小孩子都不关注,那么这个行业未来可能就没有特别大的发展。
王欣: 出来后才能感受到这个变化非常大,不仅仅是小孩。还有比如菲佣这类的群体。
我住新加坡就发现,在新加坡的菲佣、越南的阿姨或者缅甸的阿姨,现在不需要通过原来汇款的方式把钱汇回去,而都是找当地的 OTC 换成 U,然后将钱转账回去,亲戚朋友们再用 U 换成当地法币。之前汇款需要时间很长,用 U 则直接到账了,而且手续费还低,还节省汇率。
Joe Zhou:你在这次创业过程中选择 Crypto 行业的哪个赛道作为切入口?原因是什么?
王欣: 核心点还是 AI+Web3。AI 是生产力工具,它能够代替人继续运营、挣钱、成长。我们的个人资产、数据和技能都能够沉淀下来,因此我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Web3 的本质是资产发行和资产转移,这是最核心部分。与个人结合的话,预示着未来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资产化。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讲「 个人 IPO 的终局 」,实际就是将自己证券化。目前发币已经没有门槛,发币容易运营难,我们不需要编写代码,只需要更换框架就可以发行币。然而你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币的真实性以及如何变成有价值的币,这需要思考。
我认为普通人很难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他们需要一个平台,就像当年的 TikTok 一样,普通人想要成为网红需要依赖一个平台,普通人需要实现自己的资产化和证券化,也需要一个平台,这个平台提供一些基础的技术支持。因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所以一定要训练自己的 AI,作为一个上市公司。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会生病甚至去世,你的币就一钱不值,而你的 AI Agent 才是永生的。
如何让资产证券化,那就必须通过 Web3,其中涉及钱包、DEX 等。是否用合理的组织方式来帮助 Web2 的用户,而不是 Web3 的用户方便使用。Web3 涉及很多技术概念和产品,虽然我们使用起来比较容易,但是很多普通用户用起来还是很复杂的。比如我和家里人沟通多次,而且面对面的沟通,讲解很久才能理解。但如果完全丢一个产品让普通用户使用,是很困难的。这时候,行业需要有过渡性产品。
这是这个行业最需要的一个方面,即如何让更多 Web2 用户进入 Web3。另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他们要进入 Web3。如果只是说 Web3 上的内容非常公平、可以保护隐私,那么不需要,百姓最需要的是赚钱。这里的赚钱并非炒币赚钱,而是我力所能及地参与创造赚钱。就像无论 TIKTOK 还是其他社媒工具,他们在创造财富故事,李子柒赚钱了,别人认为可以尝试,导致更多的人都要加入,进来后才能慢慢学习和了解,除了赚钱,还能够从中获得更多学习和交流等好处,我认为这是不同的。如果只强调技术的先进性,那么这是不够的。
Joe Zhou:刚刚提到两点,一个是 Web3 产品如何变得更易用,一个是为什么 Web2 的用户要进入 Web3。关于变得更易用,你们准备将产品做成什么样?
王欣: 改变的地方不止一点,大部分是对各种技术的整合和创新的糅合,比如钱包端、社交端、AI Agent 等。
关于钱包,我们可能从最简单的登录开始。目前来看,比较适合登录的方式是多链的托管钱包,账号比较简单,用自己的 ID、推特或 Google ID 就可以登录。钱包的话就是用 MPC 分片存储的,用户只需要账号密码即可。我们告诉你放点零钱就可以参与。
在社交方面,我们了解到目前最新的模型是向去中心化社交发展,我认为去中心化社交是最有效的方式,或者是大家公认的联邦制的去中心化社交。虽然从技术底层看上去比较复杂,但是实现起来不能那么复杂,给用户使用仍然需要方便。因为所有平台型产品都有自身的社交底座,所以底座选择的方式也需要通过技术改变。
包括一些使用习惯,例如在 Web3 中我们发现我们总是在一些产品上跳转,从这里跳转到那里,甚至各种授权,如果处理不当,钱就没有了,一个授权有问题钱肯定就没有了。这里面必须统一化,比如内置的 mini APP 生态,必须统一起来。
另外,你如何让 AI Agent 发挥作用?要让他简单地使用,你不能复杂地设置,应该根据他的社交媒体来操作。例如我使用推特,你直接登录推特账号,这样就可以了。大部分 Web2 的用户没有耐心的,他们给你的时间点非常短,一分钟都是给面子的了。点点点,如果他们在下一步卡壳了就不会用了。
Joe Zhou:这似乎和现在大部分 Crypto 产品不一样,现在大部分 Crypto 产品还是必须得有一个去中心化的钱包。
王欣: 这并非新技术,关键在于如何整合它,如何让用户去过渡,最好的过渡方式是先到多链托管的中心化钱包,然后才能到去中心化钱包。这是一个过渡的过程。如果你有大资产,那么可以将其放到去中心化钱包。如果仅仅是给你一些红包或者小钱,那么中心化钱包的体验会更好,而且让他认为有资产的概念,他才会去琢磨这个事情,否则他不会去琢磨这个事情。
Joe Zhou:你觉得这些 Web2 的新用户为什么会选择加入?
王欣: 用户不会因为某个技术进入。你解决了什么痛点?我来谈论一个简单的产品原则,真正的创新是现在花钱买不到的东西,我为什么要来?因为我花钱买不到,所以必须来。
例如在购买苹果手机之前,没有人购买一部智能手机,苹果手机推出后才会引起大家的关注。今天我们要实现个人 IPO,就是这样,我想要资产化赚更多钱,但实现不了,那我把它做出来,人们就会来。一定有痛点或者人们内心的刚需,现阶段花钱买不到,产品创新才有价值。
Joe Zhou:小红书和抖音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流量进行变现,个人 IPO 和这些变现方式会有什么不同或者相同的点吗?
王欣: 这里面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我们称之为终局,无论是直播、短视频还是带货,我认为变现都不是终局,它只是一个过程。至少目前的变现方式和方法有很多。我认为这并非终局的方式,这是第一点。
真正的终局是让证券化和资产化走到最后。无论是做一个人还是企业,最终都会成为上市公司,持续成为上市公司的过程并非最后结果。我认为这是终局的追求。
第二点是 Web3 去中心化的本质,即什么属于你?在 TikTok 会被封号,在推特上,用户经常会被封号,这些号不是真正属于用户。这也是为什么用户如果有选择他就会来的原因。
中心化产品会造成很多不公平,你感受到不公平后会寻找一堆遭受不公平的人组织起来对抗不公平。比如许多出海电商仍然难以盈利的原因是大部分资金用于购买中心化平台的广告。目前电商的广告支出主要集中在报表中,Google 广告支出占整体成本的百分之三四十,至少 30% 才能够盈利,有些占 50%。游戏的占比是多少?百分之 60%、70%。关于内容短剧的话更过分,90%。也就是赚 100 元,90 元要用于购买流量,你认为他还能赚到多少钱?
我认为这里面有太多不公平。既然这种不公平,我们就应该有机会,这正好与我的未来创业方向有关。
Joe Zhou:你们目前的团队组成和分工是如何的?
王欣: 我们有三个部分的团队。第一我们有技术和产品团队,其中包括 AI 的专家,我们的 CTO 已经有 7 年的 Crypto 经验,如果没有他,那么我不敢做钱包和托管。
第二方面我们专门成立了基金 Goldwill Capital(高文资本),这个基金也会有一些创新之处,它不会像传统 Web3 基金那样,是 VC 的那种基金,我们的基金是一个 KOL 基金,一方面投资我们的平台,另一方面投资我们的生态。
第三方面是社区管理的团队(Fair3 社区),因为我们需要面对全球的群体。币涉及到许多社区管理和市值管理相关,目前我们实践的效果也非常好。
社区、基金、技术实际上都是一个实践过程,我们团队将逐个落地。大家都没有看到产品,大家都首先看到了这个社区,我们社区经营状况良好。这也是我个人创业的习惯,我非常不喜欢闭门造车,我更喜欢真正的接触。我非常倡导最小的启动方式,即 MVP 的方式。最小的 MVP 的方式是产品,运营和基金可以分开运作,同时他们可以落地。等到形成体系后,它才会变成最优的组织方式。
Joe Zhou:这次进入 Web3 创业,算是 all in 吗?
王欣: 我是 all in,前期的钱都是我支付,没有找投资方。我们已经开发了一年多的时间。在疫情后期,我思考出海的事情时,就把这件事情想明白了,一要做 TO C,二要出海。出海时我必须使用先进的技术,也就是 AI Agent 和 Web3。
Avalanche Rumbles 21% Amid Record-Breaking Address Activity
Avalanche’s native token rose in tandem with a surge in on-chain activity. AVAX has been able to sus...

Cardano Whales On Buying Spree as ADA Emerges as One of the Top Gainers in Grayscale’s Digital Large Cap Fund
Cardano Whales On Buying Spree as ADA Emerges as One of the Top Gainers in Grayscale’s Digital Large Cap Fund
Aspecta to Offer $4B in RWA Liquidity in Partnership with Plume Network
The core target of this collaboration between Plume Network and Aspecta is to provide more than $4 b...